搜索历史
清空记录
{{item.search_key}}
热门搜索
换一批
{{item.name}}
{{item.english_name}}
订阅电子报
每周1次 每2周1次
{{sum}}
登录 注册

应用行业

跨国材料巨头共筑汽车膜技术高地,壳牌联合科思创、东舢成立联合创新中心

推动新能源汽车再度进化的关键塑料技术

路博润发布车衣行业白皮书并投产TPU新生产线

产品类别

10多家化工巨头密集调整产能,2025年市场,卷还是破局?

埃万特发布2024年Q4及全年财报

​埃肯有机硅携创新解决方案亮相CHINAPLAS 2025

活动推介

  • CHINAPLAS 2025 国际橡塑展同期活动—— “重塑之旅”生产线演示

  • CHINAPLAS 2025同期活动前瞻(上):融入实际应用的创新成果和科技方案

  • 塑料也能很时尚!CHINAPLAS全新同期活动 - 塑“动”时尚来袭!抢先看亮点!

图组

行业专题

绿色塑料新生代:生物基&再生材料创新前沿

新消费下塑料包装如何出圈?

MEDTEC&医用橡塑进展

CHINAPLAS

CHINAPLAS 2024 国际橡塑展焦点

CHINAPLAS 2023 国际橡塑展焦点

CHINAPLAS 2022国际橡塑展焦点

展会专题

Fakuma 2024 焦点

聚焦K 2022

视频新闻

南京科亚:双螺杆挤出机节能新突破

SPE亚洲塑料工程师活动1 - “塑·聚光:亚洲工程师下午茶。新话题?好点子?来围炉探索!

萨克米:超高速+超节能,定义瓶盖生产新标准——CHINAPLAS 2025展前预览系列(一)

会议视频

特塑(大连)高分子材料工厂实况

汽车行业“卷”中求变:延锋彼欧的可持续之路

翔矽PP耐刮剂助力汽配件抗刮损升级

企业/产品视频

铁民机械宣传片

PEEK POM 挤出生产线

揭秘化工原料生产流程——稳定剂

展会

回放 科技汇萃@CPRJ直播 CHINAPLAS

活动

回放 第五届CHINAPLAS x CPRJ塑料回收再生与循环经济论坛暨展示会

首页 > 新闻 > 化工及原材料

10多家化工巨头密集调整产能,2025年市场,卷还是破局?

来源:雅式橡塑网 日期 :2025-02-25 作者 :张子瑜
版权声明: 本文由“雅式橡塑网(AdsaleCPRJ.com)”原创/编辑首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与摘选。对任何侵权行为,本司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张子瑜 编辑
2025年,全球化工行业呈现错综复杂的态势,十余家化工企业陆续发布停产、减产或裁员公告。这背后折射出哪些市场与行业的深层问题?

近期,陶氏化学、阿科玛、英力士、帝人、三菱化学、瑞翁、亨斯迈、塞拉尼斯、碳纤维巨头西格里碳素(SGL)、宇部兴产等十多家化工企业相继发布停产、减产或裁员消息。


从这些企业的一系列动态,我们可以看出全球化工行业面临的复杂局势,背后反映的市场与行业问题值得深入剖析。


陶氏化学


今年年初,陶氏化学公布其 2024 年业绩,无论是销售额还是利润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 2024 年全年净销售额为4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18亿),同比下降3.6%(2023年为446亿美元)。


  • 营业息税前利润(EBIT)为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8.5亿),同比下降7.1%。


与此同时,公司也对外公布了其削减成本以及裁员的计划。陶氏化学还计划关停部分工厂。


关厂:计划于2025年底前关闭其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弗里波特的环氧丙烷工厂。此前,陶氏化学已经宣布决定关闭位于中国台湾南岗工业区的聚醚多元醇/烷氧基化工厂。


削减支出、裁员:计划节省每年约10亿美元的成本。并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5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4%。


陶氏.jpg


亨斯迈


受到欧洲市场高能源成本、产能过剩和过度监管等问题,尤其是在建筑和汽车市场(约占公司业务组合的三分之二)疲软的情况下,亨斯迈2024年全年净亏损进一步扩大,为1.62亿美元(2023年:1.45亿美元)。全年营收60.4亿美元,较2023年下降1.2%。


为了保护利润率并优化运营效率,亨斯迈采取关停工厂、裁员、涨价等一系列精简策略。


关厂:评估欧洲马来酸酐业务的战略选择,并关闭下游聚氨酯工厂,保护资产负债表,专注于现金流向。


裁员:同时公司也宣布裁减聚氨酯部门的员工,但具体数量未提及。


值得一提的是,受到原材料、能源及物流成本压力推动,1月20日,亨斯迈曾宣布:自2025年2月1日起将上调欧洲、非洲、中东和印度地区MDI产品及其基于MDI的聚氨酯系统产品的价格,每吨上调125欧元。


塞拉尼斯


与亨斯迈情况相仿,受全球主要终端市场——涵盖汽车、油漆、涂料、建筑以及工业等领域持续需求不振的影响,对总部位于美国的全球领先的高性能工程塑料制造商塞拉尼斯来说,此不利影响贯穿了整个年度。


2 月 18 日,塞拉尼斯公告最新业绩:


  • 2024 年净销售额为 103 亿美元,同比下降 6%;

  • 综合营业亏损 6.97 亿美元,调整后EBIT为 16 亿美元;

  • 工程材料业务全年净销售额为56亿美元,较去年下降9%。


与此同时,塞拉尼斯宣布,为达成稳定的盈利增长目标,并在当前需求环境下生成现金流以降低资产负债表的杠杆率,正积极采取相关行动,具体措施包括:


削减支出:在 2025 年内实现超过 7500 万美元的削减目标,主要在销售、总务和行政方面。


减产或关厂:

  • 将关闭在卢森堡的Mylar特种薄膜生产业务(塞拉尼斯和帝人公司合资,各持50%股份),旨在退出成本较高的工厂,提高生产率;

  • 减少德国Uentrop和比利时Mechelen等高成本生产装置的生产;

  • 计划今年第一季度得克萨斯州Bishop工厂停车。


此外,为了应对近期增加的成本和市场状况,特别是中国商务部对进口共聚聚甲醛(POM)产品发布的反倾销调查初步裁定,导致进口产品需缴纳高额保证金。1月21日,塞拉尼斯宣布对大中华区销售的聚甲醛(POM)产品每千克涨价0.5美元,约合人民币3640元/吨。


阿科玛


终端市场多元化,且在光固化树脂、PVDF等领域均位居全球前列的阿科玛,计划在2025年实施部分工厂重组及裁员措施。


1月21日,阿科玛向法国总工会提交了一个项目,将重组阿科玛Jarrie工厂。


Jarrie工厂始建于1916年,专门生产氯及其衍生物,是阿科玛最大的过氧化氢生产基地。重组后的工厂将关闭氯、苏打、氯甲烷和技术流体的生产活动,并撤裁154个工作岗位,裁员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阿科玛称,这次重组和裁员计划是其应对上游市场变化和成本优化的一部分,并预计2024年全年EBITDA将达到15.3亿欧元,处于业绩预告区间的下限。


英力士


尽管2024年英力士集团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较2023年(16.85亿欧元)有所增长,但因能源价格高企及碳税负担沉重,为了确保集团持续稳健发展,英力士也采取预防性措施。


英力士公司于1月决定关闭其位于苏格兰的合成乙醇工厂,该厂作为英国仅存的合成乙醇生产设施,年设计产能达18万吨。此举使得欧洲范围内此类工厂仅剩一家。


工厂关闭将直接造成80名员工失业,并波及500余个相关工作岗位。


合成乙醇作为溶剂、燃料添加剂的关键原料,亦可通过脱水反应转化为乙烯。英力士英国合成乙醇工厂的关闭,预计将导致欧洲市场供应紧缩,进而加剧对进口乙醇的依赖。


能源价格持续高企与碳税政策的实施,使众多欧洲工厂除英力士外,同样面临产业升级与环保合规的双重压力。英力士等业界巨头正逐步将投资重心转向其他国家,如页岩气资源丰富的美国或市场需求增长的亚洲地区。若情况没有改善,欧洲化工产能或将持续萎缩


西格里碳素


由于碳纤维在风力行业的需求下滑,该业务持续疲软,叠加全球碳纤维产能持续扩张,导致市场供大于求,全球碳纤维巨头西格里碳素(SGL)在2024财年的销售额约为10.26亿欧元,初步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约为1.63亿欧元,略低于上财年水平。


目前,该公司正在为所有碳纤维生产基地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包括关闭无利可图的生产基地,并对亏损的碳纤维业务部门进行重组。


目前,碳纤维市场将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态势。一方面,行业“内卷”加剧,全球碳纤维产能持续扩张,市场竞争白热化,价格竞争愈发激烈,中小企业面临洗牌。传统需求方面,风电行业复苏缓慢,汽车市场需求疲软。


另一方面,碳纤维市场也迎来新的机遇。新能源转型加速,氢能储罐和燃料电池组件需求激增,有望成为碳纤维增长的新引擎。


帝人


由于全球经济放缓导致芳纶需求停滞(尤其是亚洲市场),同时能源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日本帝人集团旗下的帝人芳纶在2月初宣布通过关闭工厂、优化生产布局,以及裁员来提高成本效益。


关厂:计划关闭公司位于荷兰阿纳姆的芳纶纤维生产基地。目前,帝人芳纶在全球的生产布局包括荷兰的三家工厂、日本的两家工厂以及泰国的一家工厂。此次关闭荷兰阿纳姆工厂后,其在日本和泰国的工厂是否会受到影响尚未明确。


裁员:关闭荷兰芳纶纤维生产基地后,帝人芳纶计划在未来几年裁员15%,并着手制定精简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不排除进一步裁员的可能性。


虽然芳纶板块市场不景气,但帝人在碳纤维复合材料业务表现强劲。2024年上半年,材料业务板块实现营收2345亿日元,同比增长9%。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和汽车应用市场的需求恢复显著。


三菱化学


三菱化学于2025年1月7日宣布停止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建35万吨/年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工厂的计划。这一决定是由于现有设施能够满足当前需求,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导致资本投资增加。


此前,三菱化学在2024年7月终止其日本广岛的丙酮氰醇工艺的10.7万吨/年MMA装置生产,还关闭了在英国的MMA产能,其产能为20万吨/年。截至目前,三菱化学已经持续关闭了3套MMA装置,累计产能超过64万吨/年。


作为全球最大的MMA生产企业,三菱化学为何在最近时间内持续缩减全球市场份额?这其中有市场需求以及企业投资战略方向这两大因素。


下游PMMA存在替代材料


截至2024年底,三菱化学在全球的MMA市场份额约40%,全球产能约在150万吨/年。MMA下游最大的消费领域为PMMA,约占到下游消费市场的70%以上,但是随着新材料技术的突飞猛进,已有诸多材料存在替代PMMA的可能性。


例如,在光学领域,PS(聚苯乙烯)已形成对PMMA的替代。虽然PS光学性能不如PMMA,但是低成本的优势也使PS在普通光学透镜、简单显示面板覆盖层得到较多的应用。


即使在高端光学领域,COC/COP也形成对PMMA的强力替代,尤其在一些对光学性能和稳定性要求极高的相机镜头、高端显微镜镜头等方面。


聚焦高附加值产品、环保与可持续领域


另外,三菱化学近几年有意集中力量拓展高附加值产品,重点往环保与可持续领域的方向发展,这可能是三菱化学持续缩减MMA市场份额的战略考虑。


例如,三菱化学在2024年发布的“2029年新中期管理计划”中明确提出,将优先发展高附加值应用(如高端光学材料、环保技术)和新兴市场,而非依赖传统大宗化学品。


日本瑞翁


日本瑞翁公司在2025年对其业务进行调整,如暂停投资生产线,这主要是为了应对当前商业环境和市场趋势的变化,尤其是在电池材料的市场动态。


2025年1月31日,瑞翁宣布冻结其美国子公司Zeon Chemicals在德克萨斯州帕萨迪纳市的锂离子电池粘结剂生产线投资计划,原计划于2026年投产。此次冻结期限为两年。


早在2024年6月,瑞翁就宣布在日本顺安市德山的生产基地削减合成橡胶产量,计划在2026财年末之前停止生产乳液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系列和丙烯腈-丁二烯橡胶胶乳。这一调整旨在优化生产组合,聚焦高利润橡胶产品。


总结


通过上述全球化企业的最新动向,我们不难洞察全球化工市场的复杂多变态势,市场低迷、成本压力等因素笼罩着整个行业。


在汽车、建筑、油漆涂料等诸多终端领域,消费乏力使得化工产品订单量下滑,促使企业调整产品供应策略,削减产能以匹配低迷需求。


成本压力困扰化工企业。能源价格以及原材料价格高企,当中欧洲地区的化工企业感受尤为深切。成本攀升压缩利润空间,企业被迫在裁员、削减支出成为常见手段。


此外,全球化工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一方面,环保合规要求日益严格,尤其是欧洲企业面临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化工企业还需兼顾经济利益,在传统与新兴业务间权衡资源分配。


化工企业唯有精准把握市场趋势、优化成本结构、合理布局产能、加速转型升级,才能在行业洗牌中站稳脚跟,寻得可持续发展之路。



 点赞 丨  {{details_info.likes_count}}
亨斯迈 Huntsman
化工原材料
塞拉尼斯Celeanese
陶氏Dow
帝人Teijin
 建德市华辰化工有限公司    标准会员  
 杭州聚合顺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精英会员  
 荣盛石化股份有限公司    精英会员  
 氟乐泰科(厦门)新材料有限公司    标准会员  
 宁波虹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优享会员  
 湖南方锐达科技有限公司    标准会员  
 廊坊华博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标准会员  
 蓬莱红卫化工有限公司    标准会员  
 圣奥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标准会员  
 江苏纳科科技有限公司    优享会员  

该内容需要登录方可查看,如需继续观看,请点击下方登录按钮   登录

来源:雅式橡塑网 日期 :2025-02-25 作者 :张子瑜
版权声明: 本文由“雅式橡塑网(AdsaleCPRJ.com)”原创/编辑首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与摘选。对任何侵权行为,本司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张子瑜 编辑
2025年,全球化工行业呈现错综复杂的态势,十余家化工企业陆续发布停产、减产或裁员公告。这背后折射出哪些市场与行业的深层问题?

近期,陶氏化学、阿科玛、英力士、帝人、三菱化学、瑞翁、亨斯迈、塞拉尼斯、碳纤维巨头西格里碳素(SGL)、宇部兴产等十多家化工企业相继发布停产、减产或裁员消息。


从这些企业的一系列动态,我们可以看出全球化工行业面临的复杂局势,背后反映的市场与行业问题值得深入剖析。


陶氏化学


今年年初,陶氏化学公布其 2024 年业绩,无论是销售额还是利润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 2024 年全年净销售额为4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18亿),同比下降3.6%(2023年为446亿美元)。


  • 营业息税前利润(EBIT)为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8.5亿),同比下降7.1%。


与此同时,公司也对外公布了其削减成本以及裁员的计划。陶氏化学还计划关停部分工厂。


关厂:计划于2025年底前关闭其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弗里波特的环氧丙烷工厂。此前,陶氏化学已经宣布决定关闭位于中国台湾南岗工业区的聚醚多元醇/烷氧基化工厂。


削减支出、裁员:计划节省每年约10亿美元的成本。并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5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4%。


陶氏.jpg


亨斯迈


受到欧洲市场高能源成本、产能过剩和过度监管等问题,尤其是在建筑和汽车市场(约占公司业务组合的三分之二)疲软的情况下,亨斯迈2024年全年净亏损进一步扩大,为1.62亿美元(2023年:1.45亿美元)。全年营收60.4亿美元,较2023年下降1.2%。


为了保护利润率并优化运营效率,亨斯迈采取关停工厂、裁员、涨价等一系列精简策略。


关厂:评估欧洲马来酸酐业务的战略选择,并关闭下游聚氨酯工厂,保护资产负债表,专注于现金流向。


裁员:同时公司也宣布裁减聚氨酯部门的员工,但具体数量未提及。


值得一提的是,受到原材料、能源及物流成本压力推动,1月20日,亨斯迈曾宣布:自2025年2月1日起将上调欧洲、非洲、中东和印度地区MDI产品及其基于MDI的聚氨酯系统产品的价格,每吨上调125欧元。


塞拉尼斯


与亨斯迈情况相仿,受全球主要终端市场——涵盖汽车、油漆、涂料、建筑以及工业等领域持续需求不振的影响,对总部位于美国的全球领先的高性能工程塑料制造商塞拉尼斯来说,此不利影响贯穿了整个年度。


2 月 18 日,塞拉尼斯公告最新业绩:


  • 2024 年净销售额为 103 亿美元,同比下降 6%;

  • 综合营业亏损 6.97 亿美元,调整后EBIT为 16 亿美元;

  • 工程材料业务全年净销售额为56亿美元,较去年下降9%。


与此同时,塞拉尼斯宣布,为达成稳定的盈利增长目标,并在当前需求环境下生成现金流以降低资产负债表的杠杆率,正积极采取相关行动,具体措施包括:


削减支出:在 2025 年内实现超过 7500 万美元的削减目标,主要在销售、总务和行政方面。


减产或关厂:

  • 将关闭在卢森堡的Mylar特种薄膜生产业务(塞拉尼斯和帝人公司合资,各持50%股份),旨在退出成本较高的工厂,提高生产率;

  • 减少德国Uentrop和比利时Mechelen等高成本生产装置的生产;

  • 计划今年第一季度得克萨斯州Bishop工厂停车。


此外,为了应对近期增加的成本和市场状况,特别是中国商务部对进口共聚聚甲醛(POM)产品发布的反倾销调查初步裁定,导致进口产品需缴纳高额保证金。1月21日,塞拉尼斯宣布对大中华区销售的聚甲醛(POM)产品每千克涨价0.5美元,约合人民币3640元/吨。


阿科玛


终端市场多元化,且在光固化树脂、PVDF等领域均位居全球前列的阿科玛,计划在2025年实施部分工厂重组及裁员措施。


1月21日,阿科玛向法国总工会提交了一个项目,将重组阿科玛Jarrie工厂。


Jarrie工厂始建于1916年,专门生产氯及其衍生物,是阿科玛最大的过氧化氢生产基地。重组后的工厂将关闭氯、苏打、氯甲烷和技术流体的生产活动,并撤裁154个工作岗位,裁员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完成。


阿科玛称,这次重组和裁员计划是其应对上游市场变化和成本优化的一部分,并预计2024年全年EBITDA将达到15.3亿欧元,处于业绩预告区间的下限。


英力士


尽管2024年英力士集团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较2023年(16.85亿欧元)有所增长,但因能源价格高企及碳税负担沉重,为了确保集团持续稳健发展,英力士也采取预防性措施。


英力士公司于1月决定关闭其位于苏格兰的合成乙醇工厂,该厂作为英国仅存的合成乙醇生产设施,年设计产能达18万吨。此举使得欧洲范围内此类工厂仅剩一家。


工厂关闭将直接造成80名员工失业,并波及500余个相关工作岗位。


合成乙醇作为溶剂、燃料添加剂的关键原料,亦可通过脱水反应转化为乙烯。英力士英国合成乙醇工厂的关闭,预计将导致欧洲市场供应紧缩,进而加剧对进口乙醇的依赖。


能源价格持续高企与碳税政策的实施,使众多欧洲工厂除英力士外,同样面临产业升级与环保合规的双重压力。英力士等业界巨头正逐步将投资重心转向其他国家,如页岩气资源丰富的美国或市场需求增长的亚洲地区。若情况没有改善,欧洲化工产能或将持续萎缩


西格里碳素


由于碳纤维在风力行业的需求下滑,该业务持续疲软,叠加全球碳纤维产能持续扩张,导致市场供大于求,全球碳纤维巨头西格里碳素(SGL)在2024财年的销售额约为10.26亿欧元,初步调整后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约为1.63亿欧元,略低于上财年水平。


目前,该公司正在为所有碳纤维生产基地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包括关闭无利可图的生产基地,并对亏损的碳纤维业务部门进行重组。


目前,碳纤维市场将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态势。一方面,行业“内卷”加剧,全球碳纤维产能持续扩张,市场竞争白热化,价格竞争愈发激烈,中小企业面临洗牌。传统需求方面,风电行业复苏缓慢,汽车市场需求疲软。


另一方面,碳纤维市场也迎来新的机遇。新能源转型加速,氢能储罐和燃料电池组件需求激增,有望成为碳纤维增长的新引擎。


帝人


由于全球经济放缓导致芳纶需求停滞(尤其是亚洲市场),同时能源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日本帝人集团旗下的帝人芳纶在2月初宣布通过关闭工厂、优化生产布局,以及裁员来提高成本效益。


关厂:计划关闭公司位于荷兰阿纳姆的芳纶纤维生产基地。目前,帝人芳纶在全球的生产布局包括荷兰的三家工厂、日本的两家工厂以及泰国的一家工厂。此次关闭荷兰阿纳姆工厂后,其在日本和泰国的工厂是否会受到影响尚未明确。


裁员:关闭荷兰芳纶纤维生产基地后,帝人芳纶计划在未来几年裁员15%,并着手制定精简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不排除进一步裁员的可能性。


虽然芳纶板块市场不景气,但帝人在碳纤维复合材料业务表现强劲。2024年上半年,材料业务板块实现营收2345亿日元,同比增长9%。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和汽车应用市场的需求恢复显著。


三菱化学


三菱化学于2025年1月7日宣布停止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建35万吨/年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工厂的计划。这一决定是由于现有设施能够满足当前需求,以及通货膨胀等因素导致资本投资增加。


此前,三菱化学在2024年7月终止其日本广岛的丙酮氰醇工艺的10.7万吨/年MMA装置生产,还关闭了在英国的MMA产能,其产能为20万吨/年。截至目前,三菱化学已经持续关闭了3套MMA装置,累计产能超过64万吨/年。


作为全球最大的MMA生产企业,三菱化学为何在最近时间内持续缩减全球市场份额?这其中有市场需求以及企业投资战略方向这两大因素。


下游PMMA存在替代材料


截至2024年底,三菱化学在全球的MMA市场份额约40%,全球产能约在150万吨/年。MMA下游最大的消费领域为PMMA,约占到下游消费市场的70%以上,但是随着新材料技术的突飞猛进,已有诸多材料存在替代PMMA的可能性。


例如,在光学领域,PS(聚苯乙烯)已形成对PMMA的替代。虽然PS光学性能不如PMMA,但是低成本的优势也使PS在普通光学透镜、简单显示面板覆盖层得到较多的应用。


即使在高端光学领域,COC/COP也形成对PMMA的强力替代,尤其在一些对光学性能和稳定性要求极高的相机镜头、高端显微镜镜头等方面。


聚焦高附加值产品、环保与可持续领域


另外,三菱化学近几年有意集中力量拓展高附加值产品,重点往环保与可持续领域的方向发展,这可能是三菱化学持续缩减MMA市场份额的战略考虑。


例如,三菱化学在2024年发布的“2029年新中期管理计划”中明确提出,将优先发展高附加值应用(如高端光学材料、环保技术)和新兴市场,而非依赖传统大宗化学品。


日本瑞翁


日本瑞翁公司在2025年对其业务进行调整,如暂停投资生产线,这主要是为了应对当前商业环境和市场趋势的变化,尤其是在电池材料的市场动态。


2025年1月31日,瑞翁宣布冻结其美国子公司Zeon Chemicals在德克萨斯州帕萨迪纳市的锂离子电池粘结剂生产线投资计划,原计划于2026年投产。此次冻结期限为两年。


早在2024年6月,瑞翁就宣布在日本顺安市德山的生产基地削减合成橡胶产量,计划在2026财年末之前停止生产乳液苯乙烯-丁二烯橡胶系列和丙烯腈-丁二烯橡胶胶乳。这一调整旨在优化生产组合,聚焦高利润橡胶产品。


总结


通过上述全球化企业的最新动向,我们不难洞察全球化工市场的复杂多变态势,市场低迷、成本压力等因素笼罩着整个行业。


在汽车、建筑、油漆涂料等诸多终端领域,消费乏力使得化工产品订单量下滑,促使企业调整产品供应策略,削减产能以匹配低迷需求。


成本压力困扰化工企业。能源价格以及原材料价格高企,当中欧洲地区的化工企业感受尤为深切。成本攀升压缩利润空间,企业被迫在裁员、削减支出成为常见手段。


此外,全球化工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一方面,环保合规要求日益严格,尤其是欧洲企业面临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化工企业还需兼顾经济利益,在传统与新兴业务间权衡资源分配。


化工企业唯有精准把握市场趋势、优化成本结构、合理布局产能、加速转型升级,才能在行业洗牌中站稳脚跟,寻得可持续发展之路。



全文内容需要订阅后才能阅读哦~
立即订阅

参与评论

提交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VueShowUserOrCompany(itme.user)}}

{{ toolTimes(itme.updated_at,'s') }}

{{itme.body}}

回复   
提交
{{VueShowUserOrCompany(itmes.user)}} {{ toolTimes(itmes.updated_at,'s') }} 回复

{{itmes.body}}

提交

相关阅读

化工及原材料
10多家化工巨头密集调整产能,2025年市场,卷还是破局?
 2025-02-25
化工及原材料
埃万特发布2024年Q4及全年财报
 2025-02-25
化工及原材料
​埃肯有机硅携创新解决方案亮相CHINAPLAS 2025
 2025-02-25
化工及原材料
LG化学与汉森家居签署环保材料合作协议
 2025-02-25
化工及原材料
破解PTFE替代难题:恩骅力推出高性能无PFAS摩擦学解决方案
 2025-02-24
化工及原材料
全球MDI市场风云再起:巴斯夫、陶氏公司、万华化学谁主沉浮?
 2025-02-24

猜你喜欢

{{[item['category']['name'],item['category']['english_name']][lang]}}
{{VueShowUserOrCompany(item.author)}} {{VueShowDisplayName(item.author)}}
客户提供
{{item.title}} {{item['summary']}}
{{itags.name}}
{{item.updated_at}}
 {{item.likes_count}}       {{item.comments_count}}
编辑精选
更多
萨克米:超高速+超节能,定义瓶盖生产新标准——CHINAPLAS 2025展前预览系列(一)
付静恬 助理编辑
将隆重推出超高速高产 64 腔压塑成型设备 CCM。
美国关税瞄准中国MDI,万华化学等中企成目标
章健玲 高级责任编辑
中国企业通过海外生产基地建设和区域市场定制化研发,重塑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的产业演进路径。
最新需求
最新供应
PEEK材料在驱动电机上的应用,加工以及其他在驱动电机上应用到的塑料产品。
汽车
某汽车整车企业
尼龙、pebax、医疗级的做材料染色的改性塑料。
医疗
某知名医用包装企业
可用于汽车后视镜的PPS、EPDM和TPE。
汽车
某汽车零部件企业
PCR材料及TPE生物基材料
化工原材料
东莞市时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PCR RPET包装用材料
回收
深圳市星锦雅实有限公司
各类挤出机
塑料橡胶机械及设备
常州金纬片板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您可能感兴趣

换一换

  • 人脉
  • 企业
loading... 无内容
{{[item.truename,item.truename_english][lang]}} {{[item.company_name,item.company_name_english][lang]}} {{[item.job_name,item.name_english][lang]}}
{{[item.company_name,item.company_name_english][lang]}} 公司名称    {{[item.display_name,item.display_name_english][lang]}}  

聚氨酯 投资 医疗 碳中和 降本增效 CHINAPLAS国际橡塑展 财报 rPET 英力士苯领INEOS Styrolution 赢创Evonik 博禄Borouge 聚苯乙烯(PS) 单一材料 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 巴斯夫BASF 沙特基础工业SABIC 多组分注塑机 全电动注塑机 热成型机

10多家化工巨头密集调整产能,2025年市场,卷还是破局?

张子瑜
2025-02-25
2025年,全球化工行业呈现错综复杂的态势,十余家化工企业陆续发布停产、减产或裁员公告。这背后折射出哪些市场与行业的深层问题?
识别右侧二维码,进入阅读全文
下载
x 关闭
订阅
亲爱的用户,请填写一下信息
立即订阅
顶部
反馈
客服
新闻
市场新闻
应用行业
产品类别
专访
视频
图片故事
热点专题
活动推介
杂志
前线
塑料应用
化学品及原料
加工技术与装备
环境与节能
大咖面对面
产品类别
注塑机
挤出机
辅助设备
吹塑机
模具
热流道
螺杆
应用行业
包装
汽车
医疗
回收
电子电器
LED照明
建筑
其他
活动
线下研讨会
在线研讨会
CHINAPLAS
CPS+ 在线供需对接平台
官方刊物
CPS 电子报
媒体介绍
社交媒体
微信
微博
Copyright© 2024 雅式橡塑网 北京雅展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内容受版权保护,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京ICP备19044398号-1